10.烟花三月下扬州丨Newsletter

2021/04/23 12:56

#Pre

Newsletter被放在方可成做的导航中被推荐,多了很多订阅(也只是超过100了),一下子有了负担。克服对自己的不自信,勇敢地表达,勇敢地暴露缺点,接受批评并不断改正,这对于写newsletter的作者本人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本期推荐我清明假期去的扬州。

我是在周五晚上六点多踏上从上海去往扬州的高铁的,甚至插了门口安检长长的队伍,一路狂奔,结果到达检票口还有买一大包虾条的余裕。这班高铁格外漫长,漫长延续到在飘着细雨的黑夜里排队打车,再到一个出租车司机把车上每个人送到不同的目的地。而轮到最后一个我时,车子已经跑遍了大半个扬州城。

扬州本来就没有多大。

这是一家古色古香的酒吧,有穿着轻纱汉服的女子撑油纸伞在舞台上跳舞,尝不出酒精的桃花酒装在粉色的胖肚瓷酒瓶里。我们隔壁桌的女孩凑过来问我们:“姐姐,你们这个点的是什么酒?”

被叫姐姐我们都觉得有点搞笑,尤其是刚刚在出租车上,同车的大三男生还怀疑我是否是未成年。我和两位研究生同学或许会因为这趟旅程成为朋友,就是那种不能轻易下定义的朋友,我想。

其实人可以轻易地让自己变得很轻松。这几天,我们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精心打扮一番出门。去泡澡、按摩、采耳、搓背,闲逛,累了便坐着,渴了便买奶茶,吃饭要吃自己喜欢的,不需要有什么热量和健康的考虑。我们对生活奔波劳碌,是对未来还有更大的野心,但总是花了更多时间在劳碌而不是野心的满足上。

明明时间才是最大的奢侈。扬州是一座慢慢的城市,所以生活在这里,人拥有的奢侈天然而然就多上几倍。生活慢下来以后会产生一些劳碌中不会产生的想法。泡在热气腾腾的温泉里到头晕,再一头扎进冷水里,我暗暗揣度着为我搓背的阿姨的日常生活。所有的阿姨中,只有她穿的不是黑色细吊带背心,而是一件蕾丝黑色胸衣,头发随意地挽起,看起来泼辣又冷静。躺在我隔壁的那个老太太比我早些搓完,从搓背床上麻利地翻身下来,肚子上层层赘肉重叠着,双腿却是像筷子般纤细。她尖细着嗓子用扬州话让远处的小孙女等一会,有一搭没一搭,确保她在距离不太远的位置安全地活动。

扬州最不值得去的便是大众点评上推荐的那些地方,比如你在任何一座旅游城市都能找到的小吃街东关街,还有价格虚高的文艺咖啡小馆,味道可以稳定地让每一个游客失望。我喜欢深入到那些旁逸的小巷里,当然需忍受路边像橡皮泥水怪一样弥散开的垃圾堆,抱一颗开放的心。小巷里有卖巧克力味爆米花的打印店,有涂着壁画的双语幼儿园,有价格昂贵的童装店,有当地人家摆满盆栽的后花园。那时真正的扬州的日常生活。

扬州还有一些令人惊喜的意外。这里很难找到共享单车,却有很多共享电动车。在黑珍珠榜单餐厅对面就开着一家新东方,晚餐时间门口挤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每一个配电箱上都涂了彩绘,让人疑心这是政府的多心还是某位匿名艺术家的被放纵。Coco开得到处都是,一点点却找不到一家。小龙虾和烧烤店霸占一条街,手机店与电脑城也聚集在一处。从桥的这头到那头,等晚上霓虹灯亮起再回到这头。

扬州就这么点大。

和女朋友们旅游的好处在于,可以光着腿在酒店房间里走来走去(是真的),以及对于出门前梳妆打扮的时间可以充分体谅。走在路上我们可以真心对路边不同颜色的花朵发出赞叹,得到的不是敷衍的附和。

我们天天睡到近午。一丝微光从房间厚重的窗帘里投进来,预示着又一个晴天。真的没什么好着急的。再躺会罢。

#读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盖伊·特立斯,2017

想模仿,失败了。功力太不够。

他们在一个地方只逗留一段时间,一旦大桥建好,他们就开拔到另一座城市,去修建等待着他们的另一座大桥。他们把所有的地方都连接了起来,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却永远孤独、飘零。

凌晨1点,百老汇到处是达官贵人和从阿斯特酒店出来的身穿白色晚礼服点年轻人——这些年轻人驾着他们父亲的小汽车去参加舞会;你还会看到走在回家路上的清洁女工,她们通常戴着小方巾;到凌晨2点,有些喝酒的人已不能自持了,这时常常是酒吧打斗发生的时间;到了凌晨3点,夜总会里最后的表演结束,大多数游客和出差的采购员都回到旅馆;凌晨4点,酒吧关门,醉鬼们摇摇晃晃地出来,还有那些专门利用醉汉神智不清时骗取他们钱财的皮条客和妓女;清晨5点,街上一片寂静。此时的纽约城是个完全不同的城市。 清晨6点,早班工人开始络绎不绝地从地铁中涌出。

自在京都,库索,2019

岩船寺的路口,终年摆放着好几个木头架子。当地农民把自家的农作物分装成小小的塑料袋里,挂在架子上贩卖。我一直坚信这是日本最早的自动贩卖机:无人看管,自动投币,无论渍物、仙贝、新茶还是当季蔬菜,都是100日元均价。此时正值红叶季,挂在架子上的便是橘子和柿子,在周边的山林里走一遭,也都是成片的柿子树,有的树下驾着梯子,但已是满地落柿。金黄色的果实,从来都是秋日山间的最佳点缀。

这本书是断断续续看完的,地铁上、高铁上、电梯里。那些最好是收不到手机信号的地方,京都能让你在嘈杂的人群中一下子安静下来。青春期我反复诵读着描写台湾的文字,大学毕业终于去了那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果真是这样;现在目标从台湾转移到日本(当然台湾还在),但心里却没了那份激动。大概是知道预期的上限在那里,缺乏了些新鲜的刺激。就是老了一些。

现代社会大大小小的发明,总是脱离不了人类对工具使用的外壳,本质则是人与人的沟通和社交。当所有商业形态都融合于互联网后,该卖车卖车,该卖衣服卖衣服,哪有什么互联网企业。

本科学校里有很多红顶红墙的老房子,秋冬时节,窗台上放着整齐的柿子,金灿灿,很可爱。没有人会将它们偷走,舍不得吧。

一期一会的事情总是发生在秋天,不必强求。现在才是春天呐。

在中国大地上:搭火车旅行记,保罗·索鲁,2020

“你的主意不错,”他说,“在森林里建一所房子,生几个孩子,写点东西。”他穿着破旧的外套坐在寒冷的车厢内,一边说话一边拧着他的毡帽。他还在不停地点头,头发像大钉子一样翘着,袖子上沾了酱油:“我真的想那么干。”

总觉得已经读厌倦了这样的文字。

飞行家,双雪涛,2017

爷爷用筷头蘸一点白酒喂给他。小勇,酒是粮食精,张嘴。爷爷在工厂的事故中失去一只眼睛,面部失去了平衡。那只假眼珠像果冻,好像一敲他的下巴就会掉下来。他死时,刘泳在高考,没人告诉他,他得知时他已给烧成灰,下葬在城市背面的山坡上。他成年之后经常会想起那只眼睛,他的面容和高考的试卷一样已经仅具轮廓,只有那枚果冻式的眼睛永远不会腐朽,似乎一直在某个高处看他。

What to expect when you’re expecting to die

Expect to feel a deeper connection with friends and loved ones.

Expect a shift in priorities.

Expect to feel compelled to get in touch with those important to you and tell them how you feel.

Expect to feel at peace with accepting help.

Expect to feel forgiveness and let grudges melt away.

Expect to feel intense gratitude for every moment and experience, however mundane.

Expect music to sound extra special.

Expect to take a trip to a place you've always wanted to go, or spend time enjoying one you already love.

Expect the love you feel for the earth and humanity to eclipse all else.

Expect to feel an increased appreciation for the beauty & power of nature.

爱,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小鸟文学卷3| 故事群岛

安娜的子女都很好,这件事真真切切、丰润可口。他们长大、洗澡、需要自己。他 们娇生惯养,每分每秒都越来越完整。总之,厨房还算宽敞,用旧的炉具里传出噼 啪声。公寓里很热,他们慢慢地还着房贷。但是,风吹动她自己剪裁的窗帘,提醒她, 可以停一停,擦一擦额头,望一望安静的地平线。就像一位农夫。她播下手里的种子, 就是这些,不是其他。种子生长,变成了树。她和电费收缴员之间的快速交谈在生长; 水在生长,蓄满水池;孩子们在生长,饭桌在生长,丈夫带着报纸回家,饿着肚子微笑, 大楼管理员的歌声不合时宜地响起。为这一切,安娜默默地献出了她那双小而有力的手,那生命的长流。

第三期小鸟文学读到一半,最喜欢的是何知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蓝色日出》,有一种洪尚秀的感觉。在影像行业工作的朋友可以改编成剧本拍电影,我脑子里便开始描绘出它的画面来。

读小鸟文学这样多样化、又高质量的文字,便会感受到自己的阅读取向与缺陷,以及文学多样性之美。这对读者自己来说也是一个修炼过程。

#观

自梳,1997

绝对是很值得女性看的一部电影!看完之后我想成立一个现代自梳组织。

一个关注已久但几乎没看过的b站视频号里有讲过这部电影

甜蜜蜜,1996

又是一部让人感叹近二十年来鲜有好电影的电影。

看完两个小时的电影,我又花了很长时间赶走脑中循环播放的《甜蜜蜜》才入眠。像陈可辛那样将黎明和张曼玉的命运放置在20世纪8090年代香港一样,我把自己的命运放置到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北京与上海,再将时间进度条拉长再拉长,突然觉得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觉得谈论失败的爱情、令人焦虑的工作和各种各样的人的我们是这样斤斤计较。

可是电影只是电影啊,只有在电影里,男女主角才会不断相遇。所以也别太把自己的命运当回事啦。

#听

科技早知道,S5E30丨创作者经济为何开始在美受到追捧

我不算太重度的newsletter订阅用户,但这期播客嘉宾的糊糊是。从她的声音中就能听出对创业的热情和前沿的科技新鲜事物的好奇。即使内容不是100分感兴趣,但如果一期节目的嘉宾足够有感染力,也可能会触发我去了解ta所描述的事物。有时候理性与感性之间的互相触发总是一种惊喜,这是一部分播客的魅力。

除了开始自己创作newsletter以外,我也在订阅了一些的基础上,渐渐取关了部分。在不自觉的取关过程中,自己兴趣点与非兴趣点的轮廓慢慢成形——我总是对那些效率、数字增长、内部心理的话题不太感兴趣,而具体的人、事,即使发生在千里之外,偶尔也会觉得有趣。不过,还是希望少部分碎片化阅读,多多读长书,既是锻炼耐心,也是希望能够花更长时间不紧不慢完成一件事。(当然不是呼吁大家取关我哦,笑)

#其他

有知有行,一个投资课app

我并不是要在这里推荐这个app,也没有任何广告意愿(怎么可能找我打广告呢笑)。说实话,我对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并不太感兴趣——我指的是以增大绝对值为目标的资产配置。不过,这个app的创始团队之一张潇雨大概并不这么认为投资。真正的投资,在他看来,或许是通过资产合理配置把蛋糕做大,同时从中分一杯羹;如果有更多的人把钱投资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事情上,蛋糕就能以更快的速率做得更大,而对于每个投资者来说也能赚得更多——嚯,这听上去多么不可思议!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后(或许是三),人们都在期待着下一次人类的大跃进,有人寄希望于上火星,有人寄希望于比特币,有人雄心勃勃地在第三世界国家下注。毕竟继续在地球上造房子听上去不太是特别可持续发展了。

话说回来,我下载这个app只是因为张潇雨。他做的播客节目《得意忘形》是一档蛮受到欢迎的播客,已经断更很久而且他并不在意。我对一个人如何打发ta的一天总是抱有好奇。

最近交了很多”对投资一无所知“的朋友,但他们似乎被某种弥散的情绪所影响,觉得必须要有所了解和通过这种方式赚钱甚至实现财富自由。有知有行的投资课讲的挺客观,但有时候一些泛滥在身边的”高大上认知“,很难被一堂课所祛魅,尤其还在网上。